通讯周报

20170315经济与管理学部《视野》第29期:MIT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理念基础、支撑条件与主要途径

来源: 经济与管理学部

编者按  

在现代社会,新的学科增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交叉的领域,要解决人类重大科技和社会发展问题也愈发呈现出多学科协同的特点。MIT的本科生教育就一直遵循着“有限选择、无限融合”的原则,多数的课程设计不是基于单学科,而是以社会问题、生活经验和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坚信知识广度是知识深度的重要条件。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焦点在问题上,各门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相互联系。MIT认为,高度的个人主义是阻碍师生进行交流的因素,学术人之间应该以沟通理性为基础,通过彼此间的交往与理解,建设学术共同体。MIT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以及跨学科课程设置、学术共同体建设和跨学科研究计划等本科生培养途径,对于其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北大的人才培养也有借鉴意义。

 

 

 

MIT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理念基础、支撑条件与主要途径

大学以高深知识培养高级人才,其知识生产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传统大学的知识生产,是基于牛顿模式的科学研究,一般以单学科为基础。20世纪下半叶以来,大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属性。”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跨学科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大学里兴起。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一所顶尖级世界一流大学,敏锐地察觉到知识生产模式日益凸显的跨学科特征,积极探索跨学科教育模式,在跨学科培养本科生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MIT 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理念基础

MIT 创建于1861年,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成为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古典大学齐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无疑是其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纵观其发展历程,不难发现,MIT对社会发展有着敏锐的判断,能够切合社会需要,进行准确定位。在教育理念上,它不仅吸收了古典大学的合理部分,而且勇于创新,以现代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1. 英才教育。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任何教育理念都不能回避这个关键点。直到20世纪初,MIT 还只是一所普通的技术学院,针对当时美国社会需要,以培养工业技术型人才为使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宣布参战,时任校长理查德·迈克劳林(Richard Maclaurin)闻讯后立即致电国防部,表示MIT 将全力以赴支持国家打赢战争。随即学校开办海军飞行员、航空工程师、无线电工程师及其他战争急需专业,一时间学校俨如军营。有人戏称MIT 为“战争学院”,这倒不是说它热衷于战争,而是说一旦国家需要,它就义不容辞地冲在前面。二战期间,MIT 再次为国家做出惊人贡献,使人确信它已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1947年,刘易斯(Lewis)领导的教育调查委员会提交了著名的《刘易斯报告》,报告回顾了MIT教育的历史,阐述了其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二战的影响,分析了当时的教育状况。校董事会意识到,新时期MIT 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要培养有开阔胸襟、全面智慧、饱满激情、创造力及领导力的精英人才。为此,MIT 扩充了学生的选择机会——科学与数学的共同体验,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严谨探索,以及这些领域之间的持续对话。志存高远的持续努力,在孕育英才方面结下累累硕果。至2016 年6 月,先后有8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8 位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29位国家技术创新奖获得者、45 位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在MIT 学习或工作过。

2. 手脑并重。“手脑并重”是MIT 的校训,其提出者是首任院长威廉·罗杰斯(William B. Rogers),他提倡“最真诚的合作”,要求学生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从实际动手中激发潜在的主观能动性。该理念是MIT 教育理念的核心,是MIT一贯坚持的教学原则。MIT 第13 任(1930-1948 年)校长卡尔·康普顿(Karl T. Compton)指出,本科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认为,真正的教育要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同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动“手”的活动可以激发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在康普顿校长的影响下,MIT 开始重视本科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设计,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实战空间。学校相继推出了“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独立活动期计划”等本科教学改革项目,为本科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实践机会,促进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

“手脑并重”的理念对MIT 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社会现实和未来职场,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将理论知识通过真实的社会课题加以实践运用。例如斯隆商学院“综合商务核心课程”,由三门基础课程(管理、营销和法律问题)和一门实践课程组成。基础课程不再采用单一的讲授方式,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参与,学生参与的时间通常都要超过一半。实践课历时一个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一家公司,确定公司想要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争取到实际可用的资金,实实在在地出售产品,学期末撰写所在公司开支和利润报告。“手脑并重”使得MIT 的本科生将学术与生活紧密连接起来,能够敏锐发现现实问题并着力解决。

3. 合作开放。当今世界,面向现实问题的学术工作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学科界限,如何合理地整合这些学科,并激发学生的学业兴趣,以此促进他们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是大学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MIT 的回答是:采用合作开放的教育理念,勾勒充满生机的学术蓝图。首先,这种教育理念体现在课程设置上。MIT针对新生的集合课程是把物理学、微积分、化学和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结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位能展现两门或更多学科视野的优秀教师,或者是一群教师利用合作教学、协作课程等方式来实施。其次,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上,MIT 秉承合作开放的教育理念,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印度理工大学等开展联合培养计划,与哈佛大学联手创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将学校很多课程有计划、无保留地向全世界开放。在此教育理念的指导下,MIT 与世界上其他学习群体公开自由地分享知识、交流思想,并从中获益。

MIT 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支撑条件

MIT 虽然名为理工学院,但是从建校之初起就没将自己局限在理工学科, 而且很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并努力促进学科融合。1865年,MIT首任院长威廉·罗杰斯为学院提出的办学宗旨之一就是:“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他现代语言以及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立校至今,MIT 一直秉承这种办学宗旨,以文理结合的通识教育为基础来培养本科生,并为跨学科教育积极创造各种支撑条件。

1. 一体化的校园建筑。优秀的校园建筑蕴含着独特的教育意蕴, 它通过建筑的实质空间与符号,通过人境互动,对学生的价值观、个体行为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浸润性的影响。MIT不仅用长廊将所有学院连成一体,而且以大胆的建筑理念、生动活泼的空间以及对集体意识的追求,影响并促进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跨学科教育提供空间支持和环境保障。

(1)创造非正式的学习空间,促进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一体化。有研究表明,对学生发展有价值的能力一半在教室等正式学习场所中发生,而另一半则在非正式学习场所中发生。MIT 的斯塔特中心就是这样的非正式学习场所,能够为教学、讨论、就餐和交流提供灵活而又惬意的空间。MIT的咖啡厅、学生街等场所,则使学生可以在多样化的非正式空间自由徜徉、自由交谈。竣工于2011 年的法瑞博·马席赫大厅,拥有先进的生活设施,可为学生的学术融合与社交融合提供优雅的环境。

(2)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促进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的一体化。MIT在个性化学习空间营造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譬如,学生街中独特的采光天井,汇聚着不同类型的社会交往。又如,斯塔特中心内部的小型图书馆,空间的穿插、流动、套叠等建筑手法均有体现,是众多学生独立学习与交流信息的不二去处。学校主建筑前的大草坪,更是众多学生促膝长谈的场所,那里有个性化的圆椅,还有柔和的灯光,给思维的碰撞提供了舒适的空间。

2. 多元化的学生群体。MIT 之所以能保持卓越、灵活机动地激发新的智力方向,很大程度上是源自高质量、多元化的学生群体。在招生、注册、住宿安排等诸多环节,MIT 都着意为跨学科教育创造条件。

(1)生源要求。生源对应于教育活动的“入口”,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出口”的质量。MIT 在招生中尤其注重学生背景的多元化,平衡地域、性别、兴趣、教育经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学生从世界各地来到MIT,学习从分子生物学到音乐创作、从计算机科学到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学校注重保持学生广泛的学术倾向性,入学章程建议每个人最大可能地去尝试做有意义的事情,以此增加个人才能、拓宽个人兴趣;建议新生在入学前有一年学习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的经历,了解微积分,有两年的外语学习或者至少四年的英语学习,以及两年的历史学习或者是社会科学学习的经历。

(2)新生注册。大学新生在第一学年不选择院系进行注册,而是根据第一学年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状况,在大二学年才向学院申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院系和专业。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扩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和知识宽度,为他们的跨学科交往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3)住宿安排。MIT 绝大多数本科生在就读期间都要住校,第一学年未婚的学生必须住校。每个住宿学院包括不同院系和不同专业的数百名学生,学生在其中居住、进餐、交往,从事各种各样的学术活动和社交活动。住宿学院的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交流,消除了学科界限,接触到其他学科,为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养成开放、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3. 多样化的培养资源。MIT 有60 多个类型多样的跨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可为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机会。在本科教育层次,MIT为学生提供了多种跨学科学位项目,有4个专业可以授予跨学科学位,有8个专业可以授予跨学科辅修学位,另有5个区域研究项目也可以授予跨学科辅修学位。学校的经济实力雄厚,仅2014—2015 年就获得了4.49 亿美元的捐赠, 这些经费主要用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资助、建筑和设施的维护以及对创新计划的扶持。充足的经费投入强有力地支撑着MIT 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使该院的跨学科教育理念能够落到实处。

MIT 跨学科培养本科生的主要途径

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MIT 秉承跨学科教育理念,遵循“有限选择,无限融合”的原则,通过跨学科课程设置、学术共同体建设、跨学科研究计划等途径培养本科生,努力培养引领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

1. 开设跨学科课程。现代大学越来越重视以跨学科的方式组织课程,课程组织的焦点集中在问题上,各门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并相互联系。在MIT,多数课程不是按狭窄的分支学科来设计,而是以社会问题、生活经验、人文现象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实验法为研究方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迁移,也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与联系。MIT 坚信知识广度是知识深度的重要条件,其课程设计宁可牺牲学科深度,也要保证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做出这种设计,是基于一种基本的假设:最优秀的学生不是在某一特定领域掌握精深知识,而是基础牢固、善于同他人共同工作、善于学习新事物并形成新能力的学生。

MIT 本科生课程计划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全校统一的校级公共必修课,是每一位本科生必须完成的;二是院系要求课程,包括院系核心课程、限选课程以及非限选课程。在校级公共必修课的基础上,各院系根据需要自行开设或院系合作开设一系列跨学科课程,主要分限选课程以及非限选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如机械学院开设的能源研究课程就吸引了众多本科生的参与。能源研究课程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必选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高度综合,主要围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三大领域,由来自工程技术、自然科学、政治金融等不同领域的顶级专家共同执教,通过案例讨论、情景模拟、实地工作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用跨学科思维,对能源与环境变化的关系进行系统探讨;二是学生与能源研究的导师协商后选修的课程,该类选修课主要涉及工程技术、工程系统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能源研究课程的设计是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将多门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其内容涉及理学、工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富有挑战性、趣味性、情境性的问题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打破单一学科过度专业化对学生身心发展的桎梏,帮助他们用跨学科的思维,全面认识并灵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

2. 建设学术共同体。有研究发现,高度的个人主义是最阻碍师生在院系内外进行交流的因素。学术人之间应该以沟通理性为基础,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与理解,建设学术共同体。MIT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理性,到目前为止建成了500多个学生团体,成为全美学生社团活动最多的大学之一。

针对大一新生,MIT 设置了实验学习小组、课程总汇项目、地球探究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计划四类学术共同体,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业兴趣,都有着鲜明的跨学科特性。以课程总汇项目为例,最初的设想是将人文和科学紧密结合,给那些对人文、科学、工程领域感兴趣的人提供一个新的机会,促使他们一起学习与工作,并创设一个协作性的课程。它力图将学科基础课程转变成集多种分支学科于一身的整合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就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随时发问,教师会鼓励学生讨论,触发他们思考文学、科学、哲学中许多重要的问题。课程总汇项目还组织周五午餐研讨会,着力将学生所学课程的各个方面联合起来。新生先要阅读给定的材料,并做好笔记。午餐过后,学生在教授以及高年级学生的协助下,围绕跨学科的重大问题进行小组讨论。近年来,课程总汇项目开始注重开设涉及面广、视角新颖、答案开放的研讨课,以此丰富学生在传统课程之外的阅历,培养学生跨学科交流的能力。

3. 实施跨学科研究计划。MIT 除了拥有一系列完备的跨学科课程以及丰富多样的学术共同体以外,还具备众多的研究计划以支持跨学科教育。如1969年以来,MIT 一直坚持面向全体本科生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鼓励本科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领域的教师做指导,进行跨学科研究。又如MIT 工学院从2007年开始实施“戈登工程领导力计划”(简称“戈登计划”),聚焦于本科生课程改革,强调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跨学科的合作。该计划不是一个独立的工科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而是工学院下设的10个系通力合作设计的整套工程实践活动,旨在培养未来工程领域的领袖人物。根据该计划,大一学生不分专业,专门学习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工程学科,还涉及生物、社会、历史、医学等众多领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从古至今工程学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思考哲学、艺术、社会结构等对工程学的影响。学生在大二确定自己的专业,课程主要围绕所选专业的基础知识开设,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参加跨学科工程项目。进入大三学年,戈登计划从600多位学生中挑选30名,学习至少两门短期课程,并参加高级跨学科项目。在此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导师为其单独制定个人培养方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辅导。知识获取、实践应用以及反思内化作为该计划实施的三个主要环节,都包含着跨学科的合作。该计划还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共同学习领导力课程,促进学生全方位地理解领导要素,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解领导工作、提升交流能力的全新环境。

 

 

 

学部办公室选编

 

 

 

 

《视野》通讯周报主要选编和交流有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跨域发展等方面的前沿信息、理念、规则、机制等新见解、新做法,以便相互激励,开阔视野,启发思路,促进工作。

看完本期《视野》,若有一些想法看法,可在学部网群中进行交流。各位老师如有符合《视野》定位的文章,也欢迎推荐给学部办公室,发送至经管学部邮箱gjgxb@pku.edu.cn。

(注:学部网群有:学部学术委员会微信群、邮件群、经管学部部务会成员邮件群、经管学部邮箱gjgxb@pku.edu.cn)。

 


返回